姜堰生態環境局多措并舉夯實水環境基礎設施建設
發布時間:2025-07-02來源:姜堰漏水檢測
近年來,姜堰生態環境局以生態環境基礎設施提質增效為核心,通過系統規劃、精準施策,建成投運姜堰經濟開發區工業污水處理廠及尾水生態緩沖區工程,形成工業廢水治理“姜堰模式”,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動能。
一是科學規劃補短板,精準施策破難題。針對工業廢水增量與城鎮污水處理廠超負荷運行的矛盾,姜堰區開展兩輪專項摸排行動,全面梳理園區企業排污管網布局、處理能力缺口及水環境風險點。基于摸排結果,規劃建設日處理能力4萬立方米的工業污水處理廠,同步配套10公里污水收集管網及2.2公里尾水生態緩沖區,構建廠網一體化治理體系。項目由江蘇新開投資集團全資子公司江蘇金開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投資7億元建設,江蘇省環保集團負責設計施工,于2023年4月開工,2024年8月進入試運行階段,實現工業廢水與生活污水全分流,有效緩解城區污水處理廠壓力。
二是創新工藝提質效,生態緩沖筑屏障。姜堰經濟開發區工業污水處理廠及尾水生態緩沖區項目采用生物治理為主、物化處理為輔的綜合技術路線,設計總規模達6萬m3/d(一期工程實現4萬m3/d處理能力),通過“預處理+生化處理+深度處理”三級工藝體系,使出水水質穩定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項目創新構建2.2公里長的“強化凈化濕地+生態涵養濕地”組合型尾水生態緩沖區,利用植物吸收、微生物降解及自然凈化三重作用,對尾水中營養鹽及生態風險特征污染物進行降解,提升河道凈化能力及生物多樣性水平,最終達到穩定水質及生態涵養目標。
三是智慧監管強保障,資源循環促發展。項目配套智能監控平臺,實時監測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水量及尾水排放數據,并與生態環境部門聯網,實現全流程數字化管理。生態緩沖區設置生態流量保障裝置,維持河道水動力條件,增強水體自凈能力。通過集中處理降低企業環保成本,項目直接支撐園區新增多個億元以上項目。項目試運行以來,姜堰經濟開發區周邊河道水質明顯改善,園區污水處理率大幅提升,充分體現出“以人為本,建設和諧社會”的原則,為工業園區水環境治理提供了可復制經驗。
下一步,該局將持續深化生態環境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推動區域經濟與生態保護協同發展,打造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的縣域標桿。
- 新聞來源:泰州市姜堰區人民政府網站
- 原文鏈接:http://www.jiangyan.gov.cn/bmdt/art/2025/art_83d0d9677f524c66a5b5fd7025b372ef.html